2019年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“儿童哲学教育与思维训练”两个期次专栏征稿选题指南
第二十一 组 儿童哲学
1.儿童哲学与人类原典精神
2.儿童哲学的欲-道-技-器意义发生系统
3.作为综合思维体操的儿童哲学活动
4.人工智能时代儿童能力发展方向重估与转型
5.儿童的自性向性本体发展与自异向性认知发展
6.儿童主体性发展逻辑:自主性、独特性与创造性
7.儿童的时间必然与时间自由观念
8.儿童的空间必然与空间自由观念.
9.儿童的先验主体性与先验客观性存在观念
10.儿童的"未人"意识与“超人"意识
11.儿童身体观念的解构与建构
12.儿童的情境体验、直接经验与学前教育现象学
13.儿童与世界对话中的意义接受与意义赋予
14.儿童控制感知及其其沉浸效能
15.儿童社会冲突感知及其超越
16.儿童审美力与创造力的统一性
17.儿童学习中的信念建立:基于证据VS基于信仰
18.敞开与遮蔽双重视域下的儿童话语分析
19.作为国家制脑权支柱的儿童哲学教育
20.作为抗逆力有效培养方式的儿童哲学教育
21.尊重儿童主体能动性与儿童哲学教育
22.儿童哲学教育与审辨式思维培养
23.引导儿童空间与历史的运动感知能力培养
24.基于想象性建构与解构的儿童创造力培养
25.灵巧教育视野的儿童哲学课程设计与实施
26.作为思维游戏的儿童哲学游戏设计与实施。
27.基于戏剧、游戏与诗歌的儿童哲学活动课设计与实施
28.学前儿童正念训练理论与实践
29.冥想、座环、行禅、瑜伽之正念修行
30.儿童哲学工作坊与儿童哲学公开课
31.幼儿园班级研讨会与儿童批判性思维培育
30.儿童哲学工作坊与儿童哲学公开课
31.幼儿园班级研讨会与儿童批判性思维培育
第二十八组 儿童心智成长
1.儿童的真情与伪意及其混合表现
2.儿童精神:身体丶交往与意识的三重生成建构机制
3.儿童意义世界的四重构建:认知、道德、情感与意志
4.学前儿童关于"自我"与"社群"及其关系观念的形成
5.重建儿童与成人的世界秩序:选择可能的自由、对话协商的民主、 适应契约的平等
6.儿童本能与智能及其相互作用机制
7.类人机器人与学前儿童交互关系实验研究
8.儿童视角的数据计算连接与虚拟现实空间体验
9.学前儿童具身认知的自然遮蔽与人文超越
10.儿童空间与历史的运动感知能力培养
11.学前儿童积极与消极心理倾向的博弈消长
12.出生顺序对儿童性格发展影响及其争议
13.学前儿童肢体动作发展与直觉能力提升
14.儿童审美力与创造力的统一性
15.儿童艺术欣赏与喜感培育
16.学前儿童爱商开发与评估
17.儿童意志力:自控,专注与效率
18.必然的儿童快乐及其反思
19.规则养成教育与儿童心智发展
20.学前儿童抗逆力培育实验研究
21.学前儿童风险观念建构实验
22.学前儿童危险观念建构实验
23.学前儿童"玩智”培育实验
24.儿童与成人的潜意识差异及其沟通博弈
25.基于家训家规家书的学前儿童道德教育
26.学前儿童道德教育资源建设
27.学前儿童的个体情境道德实践
第三十一组 儿童思想
1.儿童视角、儿童思想与儿童教育方式
2.儿童的世界关照:朴素VS幽默
3.儿童无立场的世界观与无原则的方法论
4.儿童发展历史的精神现象学过程
5.儿童思维特质:幽默的生命与生命的幽默
6.童年的力量:想象性设计与创造性落实
7.理解儿童:本能的快乐与超越的理想
8.学前儿童的向前看与回头看
9.儿童主体性觉悟与探索性开端
10.学前儿童的蒙昧性及其转化之旅
11.学前儿童的自性向性目标确定与异性向性思维达成
12.儿童思维发展:逻辑的阶梯与想象的翅膀
13.学前儿童的空间隐喻及其影响
14.儿童循旧与儿童创见
15.儿童废话与儿童建言
16.儿童的形式感与秩序感
17.儿童哲学观念形成的非理性与理性基础
18.儿童哲学倾向:浪漫主义VS理性主义
19.儿童哲学批判思维的思维批判
20.儿童的哲学观念及其对话性展开
21.儿童哲学教育与现代理性人格塑造
22.儿童哲学、民主培养与公民教育
23.儿童哲学与未来哲学的贯通与互生
24.儿童哲学教育的课程取向:一种具体形上学何以可能?
25.儿童哲学课的基本组织原则
26.儿童哲学讨论课的空间布局及其意义生产
27.小班生活自理、中班社会自立、大班探究自力与儿童哲学教育策略
28.异性向性认识论与儿童协同辩论共同体建设
29.终身幼儿园实践与创造性思维培育
30.儿童与自然交流的语言体系与心灵对话
31.儿童伦理教育新理论与实践
32.幼儿园公域规则教育与文明发展
1. 投稿官网:http://sxxqsfxy.ijournal.cn/ch/index.aspx
2. 专栏刊期: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与第10期